猪肉价格飙涨:从“赔钱”到“盈利”,“二师兄”能否继续起飞?
元描述: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,养殖户终于“翻身”盈利。本文将深入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,探讨“二师兄”能否继续起飞,以及上市猪企如何应对市场变化。
引言: 今年夏天,猪肉市场“淡季不淡”,价格持续走高,养殖户终于摆脱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困境。这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推动?“二师兄”还能继续飞涨吗?上市猪企如何应对市场变化?本文将为您揭秘猪肉市场的“秘密”。
猪肉价格上涨原因
2023年下半年以来,猪肉价格持续上涨,市场迎来“猪周期”的上行阶段。这一趋势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1. 生猪供给减少:
- 2022年11月至2023年全年,猪价下行导致养殖户大面积亏损,被迫减产。
- 去年四季度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,导致母猪大比例减产,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端的缺口。
- 由于前期产能调减效果逐步显现,市场上可供销售的生猪数量明显减少。
2. 季节性消费规律:
- 5—6月份猪肉消费量通常比3—4月份多出5%—10%,消费需求旺盛。
- 暑期青少年研学游、老年人研学游、避暑游等旅游热点不断,带动餐饮及其猪肉价格上涨。
3. “牛周期”“羊周期”下行:
- 与猪肉价格上涨形成对比,牛肉和羊肉价格下跌,部分消费者转而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猪肉,进一步推高了需求。
4. 疫情影响:
- 部分地区对省外猪源检查严格,限制了外地猪肉的流通,导致当地猪肉供应紧张,价格上涨。
5. 养殖成本下降:
- 饲料价格和粮食价格有所下降,降低了养殖成本,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户的盈利空间。
生猪养殖盈利大幅提升
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8月8日,全国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833.65元/头,环比增加118.29元/头。仔猪育肥盈利平均为873.68元/头,环比增加98.03元/头。
二次育肥成常态化
猪价持续上行期间,二次育肥成为常态化现象。一部分贸易商采购120—130公斤猪源,饲料成本较低并压栏至140—160公斤出栏,仍有一定利润空间。
上市猪企表现
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、新希望、温氏股份的销量和收入均相对稳定。随着市场变化,适度调整生猪进入市场节奏,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是必要的。
7月猪肉价格大涨
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7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%,同比上涨20.4%。
“二师兄”能否继续起飞?
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邵瞧瞧表示,8月份猪价或仍有上涨空间,或处于年内高位水平。
影响因素:
- 2023年10月受猪病困扰,部分市场能繁母猪存栏略有去化,对应到2024年8月生猪出栏量或有明显减少,支撑8月份价格震荡上行。
- 养殖企业的猪病防控能力、产能及产能恢复能力较快,企业端的供应或仍处充裕状态。
- 终端市场走货缓慢,屠宰企业亏损严重,屠宰量同比下滑明显,将制约猪价上行空间。
猪企如何应对市场变化?
- 加强风险管理,包括疾病防控、成本控制和市场预测等。
- 把握行业回暖的机遇,提升盈利能力。
- 适度调整生猪进入市场节奏,保持可持续发展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 猪肉价格上涨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?
A1: 猪肉价格上涨会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,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会加重。
Q2: 猪肉价格上涨对餐饮行业有什么影响?
A2: 猪肉价格上涨会增加餐饮企业的成本,可能会导致菜品价格上涨,影响消费者就餐体验。
Q3: 猪肉价格上涨对养殖户有什么影响?
A3: 猪肉价格上涨会提高养殖户的盈利,但也要注意控制成本,避免盲目扩张。
Q4: 猪肉价格上涨对上市猪企有什么影响?
A4: 猪肉价格上涨会提高上市猪企的盈利,但也要注意市场风险,不要过度依赖价格上涨。
Q5: 怎样才能稳定猪肉价格?
A5: 稳定猪肉价格需要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来稳定供需关系;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,提高生产效率;消费者要理性消费,避免囤积。
Q6: 未来猪肉价格会如何走?
A6: 未来猪肉价格的走势还存在不确定性,会受到供需关系、养殖成本、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。
结论
猪肉价格上涨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结果,也是“猪周期”规律性波动的体现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要理性消费,避免过度依赖猪肉;对于养殖户而言,要抓住机遇,提高生产效率,控制成本;对于上市猪企而言,要加强风险管理,提升盈利能力,迎接行业回暖的新机遇。